中證協出手了!“編外首席”被否定,券商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應為正式員工
1評論 2022-02-25 19:34:25 來源:證基風云 作者:朱燈花
中證協強調首席經濟學家應當為公司正式員工,對外發布研究觀點、言論須符合《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的規定,自覺接受協會的自律管理。
中證協強調首席經濟學家應當為公司正式員工,對外發布研究觀點、言論須符合《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的規定,自覺接受協會的自律管理。
券商“編外首席”爭議有了定論。
2月25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從證券機構處獲悉,中證協近日向各證券公司、相關基金管理公司印發《關于加強行業機構首席經濟學家自律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強調首席經濟學家應當為公司正式員工,對外發布研究觀點、言論須符合《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的規定,自覺接受中證協協會的自律管理。此外,公司也要加強首席經濟學家管理,并引導其更好服務資本市場和國家經濟建設。
明確券商主體責任
具體來看,通知提及四點,一是公司應審慎聘任首席經濟學家,關注擬聘任人員的職業生育。首席經濟學家應當為公司正式員工,對外發布研究觀點、言論須符合《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的規定。
2020年修訂實施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修訂內容主要包括:加強研究報告質量管控,提升研究報告質量;加強對分析師發表言論、使用自媒體和客戶服務的管理,規范分析師執業行為;加強分析師廉潔從業管理和職業道德建設,提升分析師職業道德水準;加強分析師考核、參加評選管理,強化分析師執業獨立性;加強保密管理,規范分析師上市公司調研;規范外請專家服務行為;規范研究報告發布、轉載,以及宏觀經濟、產業研究及境外上市公司研究報告發布行為。
二是證券公司聘任首席經濟學家的,應推薦其加入中證協“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首席經濟學家應自覺接受協會的自律管理,簽署《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自律倡議書》。
三是公司承擔首席經濟學家管理的主體責任,應按相關規定加強首席經濟學家管理,建立有效的聲譽風險管理機制。參照《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對首席經濟學家對外發表研究觀點、言論進行事前報備,防范聲譽風險,維護行業聲譽。將假冒、仿冒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觀點、言論的情形納入公司聲譽風險管理,及時澄清事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四是公司應該引導首席經濟學家更好服務資本市場和國家經濟建設,積極弘揚“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堅持負責任發聲,在宣傳解讀好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首席經濟學家踐行行業文化核心價值觀情況將納入證券公司文化建設實踐評估。
事關任澤平?
很多業內人士看到此條消息,第一個就想到了任澤平。
今年1月10日,話題“經濟學家任澤平建議央行多印2萬億”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各種爭議。
1月12日晚間,任澤平微博被禁言,微信公眾號相關內容已無法查看。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3月22日,任澤平官宣加盟東吳證券(601555,診股),并出任首席經濟學家。
不過,中國證券業協會信息顯示,任澤平自2017年12月13日從方正證券(601901,診股)離職注銷后,再未更新執業信息。
對于任澤平與東吳證券是否是“編外合作”,東吳證券方面此前公開回應稱,任澤平為公司特聘的一個經濟學家,現在不是從業人員。任澤平并沒有從事證券這塊業務,因此沒有在中國證券業協會上登記備案為東吳證券分析師。
“任澤平為東吳證券提供的服務內容,包括在研究所舉辦的策略會上發表演講、參與研究所組織的機構交流等方面,均由東吳研究所進行合規審查。任澤平以獨立學者身份發表的觀點不代表所服務機構的立場!睎|吳證券方面表示。
如今,中證協首次對“編外首席”有了明確態度。對此,東吳證券對相關媒體最新回應稱,將按照中國證券業協會的要求遵照執行。
(責任編輯:張振江)
股票相關新聞
-
A股頭條:國家能源局加大可再生能源推進送出工程建設力度;鮑威爾打消市場激進加息猜測;美股標普漲近2%
2022-03-03 07:57:15來源:金融界
-
國家能源局:積極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
2022-03-03 08:05:28來源:金融界
-
鋰電負極上游材料價格快速上漲 針狀焦企業大幅上調報價達20%
2022-03-03 08:03:29來源:金融界
-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
2022-03-03 08:05:16來源:金融界
-
開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滬指漲0.34%,中俄貿易概念領漲,順豐控股擬回購高開近2%
2022-03-03 09:27:52來源:金融界
-
2月險資調研熱股出爐 26家看上邁瑞醫療 下階段或掀起“基建熱潮”
2022-03-02 09:17:52來源:財聯社
-
我國將大力發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 行業成長可期
2022-03-03 08:04:39來源:金融界
-
【晚間公告全知道】智飛生物重組新冠蛋白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順豐控股擬10億元至20億元回購股份
2022-03-02 22:09:51來源:金融界
-
券商晨會精華:“情緒底”漸近 關注“擴內需”題材
2022-03-02 09:16:16來源:財聯社
-
收評:滬指震蕩創業板指跌1.77%,中俄貿易概念全天大漲
2022-03-02 15:01:53來源:金融界
-
全球供應鏈遭遇地緣因素沖擊 原油運價近兩周翻倍
2022-03-03 08:04:48來源:金融界
-
可再生能源送出工程將加快建設 特高壓或為主抓手
2022-03-03 08:04:27來源:金融界
-
22萬股民吵翻了!暴跌超3000億后,“快遞茅”順豐突然放大招
2022-03-03 07:53:51來源:中國基金報
-
3月3日熱股前瞻:8股突發利好
2022-03-03 08:44:57來源:金融界
-
22萬股民吵翻了!暴跌超3000億后,順豐突然放大招!
2022-03-03 00:18:38來源:中國基金報
-
A股頭條:經濟日報發文警惕炒作“東數西算” ;本周8只新股申購;44只股票面臨解禁
2022-02-28 06:30:25來源:金融界
-
停工!出貨量僅三成!這種建筑材料,半成品價格“漲”聲不斷!成品價格卻遲遲不動…啥情況?
2022-03-01 21:53:10來源:央視財經
-
2月28日熱股前瞻:7股突發利好
2022-02-28 09:05:32來源:金融界
-
數字人民幣頻現地方“十四五”規劃 有望持續推廣
2022-02-28 08:35:08來源:金融界
-
數據安全:數字經濟的基石
2022-03-02 08:54:35來源:金融界
加載更多